返回博客列表

其他語言版本

易经卦象简介

深入了解易经卦象的基本构成、六十四卦的关联体系,以及如何通过本卦、互卦、变卦、错卦和综卦来全面解读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

Tao
1 分鐘閱讀
#I Ching#Yijing#Introduction#Hexagram

《易经》:变化的智慧

《易经》,亦称《周易》,是中国古代一部充满辩证思想的经典,被誉为“群经之首”。它通过一套独特的符号系统——卦象,来揭示天地万物运行变化的规律。这套系统以阴(虚线“--”)和阳(实线“—”)两种基本元素为基础,构成了理解事态发展与变化的深奥哲学。

一、 卦象的基本构成

1. 经卦 (单卦)

经卦,即八个基本的三画卦,又称八卦。每个经卦由三条爻组成,代表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和力量:

  • 乾 (☰): 天、刚健
  • 兑 (☱): 泽、喜悦
  • 离 (☲): 火、光明
  • 震 (☳): 雷、震动
  • 巽 (☴): 风、柔顺
  • 坎 (☵): 水、险陷
  • 艮 (☶): 山、静止
  • 坤 (☷): 地、柔顺

2. 别卦 (重卦)

别卦,也称重卦,是由两个经卦上下相叠而成的六画卦。依照乘法原理,八个经卦两两相重,共可组成 8 x 8 = 64 种组合,即六十四卦。六十四卦象征了世间万事万物的所有状态和变易模式。

3. 卦的上下结构

一个六画卦可以分为上下两个部分:

  • 上卦(外卦): 上面三条爻组成的经卦,通常象征外在环境或事情的后期发展。
  • 下卦(内卦): 下面三条爻组成的经卦,通常象征内在因素或事情的起始阶段。
  • 古人有“上卦为贞,下卦为悔”的说法,“贞”代表正、问,“悔”代表悔吝、检讨,体现了对事物内外、始末的观察和反思。

4. 爻

“爻”是构成卦象的基本单位,即卦中的每一条横线。一条长直线(—)为阳爻,两条短线(--)为阴爻。每一别卦从下往上共有六爻,依次称为初爻、二爻、三爻、四爻、五爻、上爻。爻的变动是易学预测中最为核心的环节。

二、 卦象的关联体系

在《易经》的解读中,一个求测所得的卦(本卦)并非孤立存在,它与其关联的一系列卦象共同描绘了事物从开始到结果,从正面向反面审视的完整过程。

卦象名称 构成方法 象征意义
本卦 (主卦、原卦) 初始卜得之卦 代表事物的初始状态当前状况
互卦 (中卦) 取本卦的第 2、3、4 爻为下卦,第 3、4、5 爻为上卦组合而成。 象征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过程中途信息
动爻 本卦中发生阴阳变化的爻(老阳变阴,老阴变阳)。 预示变化发生的关键因素转折点
变卦 本卦的动爻变动后形成的新卦。 代表事物发展变化的最终结果结局,是判断吉凶的最终依据。
错卦 将本卦的所有爻全部阴阳颠倒(阴变阳,阳变阴)而得。 提供一个反面、对立的角度来审视事物,有助于全面思考。
综卦 (覆卦) 将本卦倒转来看,上下颠倒。 提供另一种视角或从事物的相反方向来观察其发展变化。

三、 解卦实例:从"谦"到"升"的启示

假设占得地山谦卦(☷/☶),并确定"六二"为动爻。

  1. 本卦(谦卦 ☷/☶): 上坤下艮,象征地中有山,喻示谦虚、卑下而内含崇高之德。代表目前情势要求我们保持谦逊
  2. 动爻(六二): 六二阴爻变阳爻。
  3. 变卦(地山谦 → 地风升 ☷/☴): 谦卦的六二爻阴变阳后,原下卦艮(☶)变为巽(☴),得到新卦地风升(☷/☴),象征最终的结果是循序渐进、步步高升
  4. 互卦: 谦卦的 2、3、4 爻为坎(☵),3、4、5 爻为震(☳),组成雷水解(☳/☵),暗示发展过程中需要解除困难、化解矛盾
  5. 错卦: 谦卦(坤上艮下)的错卦是天泽履(☰/☱),提醒我们在谦卑的同时,也要谨慎行事、注意礼节
  6. 综卦: 谦卦倒过来看是雷地豫卦(☳/☷),说明谦虚之后能带来顺遂和喜悦

这个解卦过程提示我们:以谦卑的态度开始**(,在解决困难的过程,最终将达到步步高升的结果)**。